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2 | 下载96

目的 评价256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超声诊断PDA患儿,随机分为术中造影组(A组)和CT导引组(B组),每组20例.A组根据术中造影显示作PDA封堵,B组根据CT检查结果指导PDA封堵.术中心脏超声监测,评价疗效.结果 B组PDA三维成像形态与A组术中造影PDA形态高度一致,PDA最窄内径分别为(3.88±1.59)mm和(3.63±1.41)mm,长度分别为(6.10±1.06)mm和(6.82±0.74)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7.33±5.81)min和(34.30±9.11)min,术中接受X线辐射剂量分别为(33.93±11.00)mGy和(66.40±9.77)mGy,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B组术前CT检查所接受辐射剂量为(119.79±29.45)mGy,累加术中剂量后总剂量较A组显著增高.结论 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可替代术中造影,准确获取PDA患儿解剖影像资料,指导介入封堵手术,同时有效减少穿刺动脉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辐射剂量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作者:徐建新;周绍斌;金洪来;胡晓钢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2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2 | 下载:96
作者:
徐建新;周绍斌;金洪来;胡晓钢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26卷 3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radiation dose
目的 评价256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超声诊断PDA患儿,随机分为术中造影组(A组)和CT导引组(B组),每组20例.A组根据术中造影显示作PDA封堵,B组根据CT检查结果指导PDA封堵.术中心脏超声监测,评价疗效.结果 B组PDA三维成像形态与A组术中造影PDA形态高度一致,PDA最窄内径分别为(3.88±1.59)mm和(3.63±1.41)mm,长度分别为(6.10±1.06)mm和(6.82±0.74)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7.33±5.81)min和(34.30±9.11)min,术中接受X线辐射剂量分别为(33.93±11.00)mGy和(66.40±9.77)mGy,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B组术前CT检查所接受辐射剂量为(119.79±29.45)mGy,累加术中剂量后总剂量较A组显著增高.结论 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可替代术中造影,准确获取PDA患儿解剖影像资料,指导介入封堵手术,同时有效减少穿刺动脉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辐射剂量是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