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6 | 下载40

目的 探究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DD)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最佳药物治疗并接受DD指导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既往研究中接受常规CRT心衰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CRT影像资料获取:二维影像上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位时心脏横径(L),分别在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时测得DD并取最大值,计算DD/L;记录左前斜40°、右前斜30°投影下左心室和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参照《心血管系统疗效评价指标》和meta分析疗效评价标准,CRT临床效果分为显效应答、有效应答和无应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全因病死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CRT应答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94.1% 对89.3%,P=0.721),CRT显效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4%对9.3%,P=0.007).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分别为2次、13次,全因病死例数分别为0例、5例.观察组DD、DD/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左心室电极位于基底部位比例高于对照组(70.0%对18.0%,P<0.05),位于前外侧壁比例也高于对照组(46.7%对19.7%,P=0.007).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时,左心室电极位于前外侧壁和基底部可获得较高的DD、DD/L;右心室室间隔中部起搏右心室时

作者:杜兴祥;翁俊飞;肖群林;董薇;黄伟林;王志超;刘茜;彭景添;郑泽琪;彭小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 年 3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6 | 下载:40
作者:
杜兴祥;翁俊飞;肖群林;董薇;黄伟林;王志超;刘茜;彭景添;郑泽琪;彭小平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 年 30卷 4期
标签:
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安全性
目的 探究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DD)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最佳药物治疗并接受DD指导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既往研究中接受常规CRT心衰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CRT影像资料获取:二维影像上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位时心脏横径(L),分别在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时测得DD并取最大值,计算DD/L;记录左前斜40°、右前斜30°投影下左心室和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参照《心血管系统疗效评价指标》和meta分析疗效评价标准,CRT临床效果分为显效应答、有效应答和无应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全因病死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CRT应答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94.1% 对89.3%,P=0.721),CRT显效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4%对9.3%,P=0.007).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分别为2次、13次,全因病死例数分别为0例、5例.观察组DD、DD/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左心室电极位于基底部位比例高于对照组(70.0%对18.0%,P<0.05),位于前外侧壁比例也高于对照组(46.7%对19.7%,P=0.007).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时,左心室电极位于前外侧壁和基底部可获得较高的DD、DD/L;右心室室间隔中部起搏右心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