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 | 下载51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严格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而收集到的64例中重度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按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A组(利妥昔单抗)、B组(甲氨蝶呤),A组患者于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分别静脉滴注RTX 300 mg、800 mg、800 mg、800 mg,每次静滴时间间隔7天;B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每周1次,每次10mg,2周后增至15mg,每周1次,维持剂量.随访16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利妥昔单抗较之甲氨蝶呤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缩短晨僵持续时间,降低血沉速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随访16周时,患者ACR50缓解率为53%,甲氨蝶呤ACR50为27%.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之传统药物具有可迅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阻断骨关节继续遭到破坏,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卞正巧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年 15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 | 下载:51
作者:
卞正巧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年 15卷 21期
标签:
利妥昔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制剂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严格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而收集到的64例中重度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按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A组(利妥昔单抗)、B组(甲氨蝶呤),A组患者于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分别静脉滴注RTX 300 mg、800 mg、800 mg、800 mg,每次静滴时间间隔7天;B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每周1次,每次10mg,2周后增至15mg,每周1次,维持剂量.随访16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利妥昔单抗较之甲氨蝶呤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缩短晨僵持续时间,降低血沉速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随访16周时,患者ACR50缓解率为53%,甲氨蝶呤ACR50为27%.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之传统药物具有可迅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阻断骨关节继续遭到破坏,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