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 | 下载21

目的 分析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临床分离菌株的种系分型、毒力基因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 采集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尿样进行细菌培养,对菌落计数大于105 CFU/mL的样品再进行挑选,将选出的疑似大肠杆菌的菌落用微生物及蛋白快速鉴定质谱仪(MALDI Biotyper)鉴定出UPEC分离株.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PEC分离株种系分型基因chuA、yjaA以及DNA片段TSPE4.C2;利用PCR检测UPEC分离株中9种毒力基因(fimH、tonB、ireA、fyuA、cnf-1、vat、hlyD、ompR和phoU)的分布情况;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定量检测UPEC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共选取UPEC分离株42株,其种系分型以B2型和D型为主,分别占40.5%和31.0%.对9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发现,Ⅰ型菌毛编码基因fimH检出率最高,为92.9%;摄铁相关基因tonB、ireA和fyuA的检出率分别为90.5%、66.7%和76.2%;受检的3种毒素相关基因中,编码细胞坏死因子的cnf-1基因检出率最高(52.4%),溶血素基因hlyD和空泡化毒素基因vat的检出率分别为21.4%和28.6%;其余毒力基因ompR和phoU的检出率均低于30.0%.所有受检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16株(占38.1%)具有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15株(占35.7%)具有中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余11株菌株具有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

作者:杨进;高清清;顾晓;孙东瑞;林月;李翠蓉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年 26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 | 下载:21
作者:
杨进;高清清;顾晓;孙东瑞;林月;李翠蓉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年 26卷 5期
标签: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种系分型;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尿路感染
目的 分析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临床分离菌株的种系分型、毒力基因型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 采集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尿样进行细菌培养,对菌落计数大于105 CFU/mL的样品再进行挑选,将选出的疑似大肠杆菌的菌落用微生物及蛋白快速鉴定质谱仪(MALDI Biotyper)鉴定出UPEC分离株.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PEC分离株种系分型基因chuA、yjaA以及DNA片段TSPE4.C2;利用PCR检测UPEC分离株中9种毒力基因(fimH、tonB、ireA、fyuA、cnf-1、vat、hlyD、ompR和phoU)的分布情况;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定量检测UPEC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共选取UPEC分离株42株,其种系分型以B2型和D型为主,分别占40.5%和31.0%.对9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发现,Ⅰ型菌毛编码基因fimH检出率最高,为92.9%;摄铁相关基因tonB、ireA和fyuA的检出率分别为90.5%、66.7%和76.2%;受检的3种毒素相关基因中,编码细胞坏死因子的cnf-1基因检出率最高(52.4%),溶血素基因hlyD和空泡化毒素基因vat的检出率分别为21.4%和28.6%;其余毒力基因ompR和phoU的检出率均低于30.0%.所有受检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16株(占38.1%)具有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15株(占35.7%)具有中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余11株菌株具有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