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 | 下载7

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搜集近20年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文献,提取出具有完整中药组成的方药及其具体剂量,统计其药物频率、药量、性味归经、类别,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61篇文献,包含61个处方,102味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及其剂量分别是甘草6g、当归15 g、川芎10 g、白芍15 g、葛根20 g.药物主要归于肝经,性味以辛温为主,功效以活血调经,缓急止痛为主.支持度>0.50、置信度>0.85的关联项集产生的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白芍-葛根,当归-川芎,葛根-甘草.支持度>0.10、置信度>0.60的关联项集产生的关联度较高的药物剂量组合为川芎15 g与当归15 g,川芎15 g与红花15 g,葛根30 g与甘草6 g.中药及中药剂量聚类分析显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该聚类中药物组合特点,其中葛根、伸筋草、丹参、当归、白芍、延胡索、桂枝、黄芪用量较大(≥15 g).方剂及方剂剂量聚类分析显示,方剂多为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白芍-甘草等为核心的药对组合,以"桃红四物汤"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经方应用较多.结论 本研究初步总结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

作者:王资涵;陈鑫;张伯滔;康然;朱垚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年 27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 | 下载:7
作者:
王资涵;陈鑫;张伯滔;康然;朱垚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年 27卷 17期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证 中医药 名老中医医案 数据挖掘 cervical radiculopathy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records of distinguished veteran Chinese doctors data mining
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搜集近20年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文献,提取出具有完整中药组成的方药及其具体剂量,统计其药物频率、药量、性味归经、类别,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61篇文献,包含61个处方,102味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及其剂量分别是甘草6g、当归15 g、川芎10 g、白芍15 g、葛根20 g.药物主要归于肝经,性味以辛温为主,功效以活血调经,缓急止痛为主.支持度>0.50、置信度>0.85的关联项集产生的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白芍-葛根,当归-川芎,葛根-甘草.支持度>0.10、置信度>0.60的关联项集产生的关联度较高的药物剂量组合为川芎15 g与当归15 g,川芎15 g与红花15 g,葛根30 g与甘草6 g.中药及中药剂量聚类分析显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该聚类中药物组合特点,其中葛根、伸筋草、丹参、当归、白芍、延胡索、桂枝、黄芪用量较大(≥15 g).方剂及方剂剂量聚类分析显示,方剂多为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白芍-甘草等为核心的药对组合,以"桃红四物汤"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经方应用较多.结论 本研究初步总结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