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10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固定药物比、可有效改善乳腺癌耐药性并抑制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共载多柔比星与双硫仑(disulfiram)普朗尼克(Pluronic)P123/F127胶束.方法 采用四甲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筛选最佳协同药物比,薄膜水化法制备形成胶束.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处方制备胶束,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评价.采用MTT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 最佳协同药物摩尔比为1:1.最优处方为总材料量140.55 mg,总投药量9.38 mg,P123质量分数为80%.胶束粒径及Zeta电位为33.88 nm和3.29 mV,在电镜下呈分布均匀的类球型.体外释放结果证实两药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并最终能以固定药物比释放.与游离多柔比星的治疗效果相比,胶束使药物在肿瘤细胞核内显著积聚,MCF?7和MCF?7/ADR细胞的IC50值显著降低(1/29.65及1/94.8).结论 该研究制备的胶束工艺优良、稳定性良好,可靶向于MCF?7和MCF?7/ADR细胞,以固定比缓慢释放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显著逆转MCF?7/ADR细胞的耐药性,增强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任童童;尹东锋

来源:军事医学 2022 年 4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10
作者:
任童童;尹东锋
来源:
军事医学 2022 年 46卷 4期
标签:
多柔比星 双硫仑 Pluronic纳米混合纳米胶束 乳腺肿瘤 抗肿瘤药 抗药性 协同抗肿瘤作用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固定药物比、可有效改善乳腺癌耐药性并抑制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共载多柔比星与双硫仑(disulfiram)普朗尼克(Pluronic)P123/F127胶束.方法 采用四甲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筛选最佳协同药物比,薄膜水化法制备形成胶束.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处方制备胶束,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评价.采用MTT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 最佳协同药物摩尔比为1:1.最优处方为总材料量140.55 mg,总投药量9.38 mg,P123质量分数为80%.胶束粒径及Zeta电位为33.88 nm和3.29 mV,在电镜下呈分布均匀的类球型.体外释放结果证实两药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并最终能以固定药物比释放.与游离多柔比星的治疗效果相比,胶束使药物在肿瘤细胞核内显著积聚,MCF?7和MCF?7/ADR细胞的IC50值显著降低(1/29.65及1/94.8).结论 该研究制备的胶束工艺优良、稳定性良好,可靶向于MCF?7和MCF?7/ADR细胞,以固定比缓慢释放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显著逆转MCF?7/ADR细胞的耐药性,增强体外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