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奇经痰瘀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疼痛敏感程度、子宫形态的影响,并从细胞侵袭与血管生成角度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0只ICR雌性小鼠与5只ICR雄性小鼠合笼交配,随机选取2只母鼠产下的雌性小鼠为空白组,其余母鼠产下的雌性小鼠为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口服他莫昔芬的方法制作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组(4.55 mg/kg)和中药低、高剂量组(20.566 g/kg、82.264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取10只小鼠进入研究.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量药液或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个月.末次灌胃结束后24h,各组小鼠先进行热板试验记录疼痛潜伏期,间隔约1h后进行醋酸扭体试验记录扭体次数.醋酸扭体试验结束后第2日,处死各组小鼠,取子宫组织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取各组小鼠右或左半子宫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于光镜下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取各组3只小鼠另一半子宫组织,提取总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热板试验疼痛潜伏期明显短于空白组(P<0.01),醋酸扭体试验扭体次数明显多于空白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米非司酮组小鼠疼痛潜伏
作者:林怡然;金婷婷;李婷;陈万群;冉青珍
来源:江苏中医药 2023 年 55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