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7 | 下载13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7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5例,髓样癌24例,原位癌8例;TNM分期Ⅰ-Ⅱ期134例,Ⅲ期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植入剂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植入剂组在肿瘤下方、腋窝、锁骨下血管区域、胸大小肌之间多点撒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总剂量为600 mg.对照组无植入.术后常规化疗.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渗液或裂开,患肢水肿、组织溃烂情况及局部疼痛、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局部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 植入剂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渗液或裂开及患肢水肿、组织溃烂情况;局部疼痛、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植入组分别为8.42%、15.79%、10.53%,对照组分别为6.52%、11.96%、11.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全身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剂组术后局部复发6例(6.3%),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15例(16.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植入剂组死亡6例(3年生存率为93.7%),对照组死亡16例(3年生存率为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中

作者:周毅;关健华;林启谋;杜春花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年 5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7 | 下载:13
作者:
周毅;关健华;林启谋;杜春花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年 52卷 1期
标签:
乳腺癌 术中植入 缓释氟尿嘧啶 间质化疗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7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5例,髓样癌24例,原位癌8例;TNM分期Ⅰ-Ⅱ期134例,Ⅲ期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植入剂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植入剂组在肿瘤下方、腋窝、锁骨下血管区域、胸大小肌之间多点撒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总剂量为600 mg.对照组无植入.术后常规化疗.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渗液或裂开,患肢水肿、组织溃烂情况及局部疼痛、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局部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及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 植入剂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渗液或裂开及患肢水肿、组织溃烂情况;局部疼痛、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植入组分别为8.42%、15.79%、10.53%,对照组分别为6.52%、11.96%、11.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全身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剂组术后局部复发6例(6.3%),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15例(16.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植入剂组死亡6例(3年生存率为93.7%),对照组死亡16例(3年生存率为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