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5 | 下载26

目的:探究有关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状况的监测价值,并为临床治疗及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血常规和生化常规指标变化,并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al逐步回归分析,进而初步确定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效果相关的评价性指标。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I、ApoB、血浆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血浆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al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均是判断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干预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FBG、Hs‐CRP、Hcy、UA、D‐D、LDL‐C和Lp(a)是判断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干预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指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

作者:肖晶

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年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5 | 下载:26
作者:
肖晶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年 22期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单因素分析 logistical分析
目的:探究有关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预后状况的监测价值,并为临床治疗及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的血常规和生化常规指标变化,并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al逐步回归分析,进而初步确定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效果相关的评价性指标。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I、ApoB、血浆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血浆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al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均是判断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干预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FBG、Hs‐CRP、Hcy、UA、D‐D、LDL‐C和Lp(a)是判断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干预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指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