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61 | 下载65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别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抗凝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神经症状好转及恶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亚组动脉‐动脉栓塞组双抗治疗好转率优于抗凝治疗(64%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者治疗后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组抗凝治疗好转率优于双抗治疗(78%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5±0.44)分和(6.00±0.32)分]。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应尽快明确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动脉‐动脉栓塞型应给予双抗治疗,原位血栓形成患者应给予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

作者:徐庆松;王红艳;李连波;李栋

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年 1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61 | 下载:65
作者:
徐庆松;王红艳;李连波;李栋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年 14卷 4期
标签: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别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抗凝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神经症状好转及恶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亚组动脉‐动脉栓塞组双抗治疗好转率优于抗凝治疗(64%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者治疗后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组抗凝治疗好转率优于双抗治疗(78%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5±0.44)分和(6.00±0.32)分]。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应尽快明确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动脉‐动脉栓塞型应给予双抗治疗,原位血栓形成患者应给予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