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16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椎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颅颈交界区脑脊波动力学异常与小脑扁桃体位置及枕骨大孔前后径的关系.方法 用磁共振对比检测32例AIS患者及30例正常人,计算脑脊液头端流向尾端即向下(down flow,DF)时相持续时间,尾端流向头端即向上(up flow,UF)时相持续时间,二者在脑脊液循环时间内所占比率(DF比率及UF比率),DF流动的起始时间(down flow start point,DS)比率,静止期(stationary phase,SP)比率,脑脊液向下流动最大流速(VDmax),向上流动最大流速(VUmax),绘制最大流速/时间曲线.测量小脑扁桃体相对枕骨大孔连线位置及枕骨大孔前后径.结果 侧凸组与对照组相比,DS比率及SP比率明显增高,DF比率明显减低,枕骨大孔前后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F比率、VDmax及VUmax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侧凸组56.3%小脑扁桃体位置低于枕骨大孔连线.结论 AIS患者存在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改变,考虑与脊柱脊髓生长不平衡导致脊髓牵拉,小脑扁桃体下移有关.枕骨大孔虽发生适应性增大,但仍不能完全代偿.

作者:孙瑶;解京明;王迎松;张颖;赵智;李韬

来源:脊柱外科杂志 2012 年 1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16
作者:
孙瑶;解京明;王迎松;张颖;赵智;李韬
来源:
脊柱外科杂志 2012 年 10卷 3期
标签:
脊柱侧凸 脑脊髓液 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椎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颅颈交界区脑脊波动力学异常与小脑扁桃体位置及枕骨大孔前后径的关系.方法 用磁共振对比检测32例AIS患者及30例正常人,计算脑脊液头端流向尾端即向下(down flow,DF)时相持续时间,尾端流向头端即向上(up flow,UF)时相持续时间,二者在脑脊液循环时间内所占比率(DF比率及UF比率),DF流动的起始时间(down flow start point,DS)比率,静止期(stationary phase,SP)比率,脑脊液向下流动最大流速(VDmax),向上流动最大流速(VUmax),绘制最大流速/时间曲线.测量小脑扁桃体相对枕骨大孔连线位置及枕骨大孔前后径.结果 侧凸组与对照组相比,DS比率及SP比率明显增高,DF比率明显减低,枕骨大孔前后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F比率、VDmax及VUmax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侧凸组56.3%小脑扁桃体位置低于枕骨大孔连线.结论 AIS患者存在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改变,考虑与脊柱脊髓生长不平衡导致脊髓牵拉,小脑扁桃体下移有关.枕骨大孔虽发生适应性增大,但仍不能完全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