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101

目的 分析86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病程早期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 EICU)救治的86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程早期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86例患者平均发病3.2d来诊,死亡15例(占17.4%),机械通气治疗12例.来诊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6358±483) /mm3,其中WBC减少(<4000/mm3)的患者占54.7%,死亡组患者中WBC减少的比例高于存活组(80.0%vs.4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71,P<0.05).存活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与死亡组比较[(1466±582)/mm3 vs.(1324±398) /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死亡组患者中Lym减少(<800 /mm3)者占的比例高于存活组(86.7% vs.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有72例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T淋巴细胞为(386.8±295.3)/mm3,存活组为(424.8±231.6) /mm3 (n=57),与死亡组(242.5 ±99.1)/mm3 (n=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平均为(660.6 ±87.2) U/L,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632.3 ±47.9) U/L vs.(794.5±85.1)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作者:刘晓伟;刘盛业;刘志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101
作者:
刘晓伟;刘盛业;刘志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10期
标签:
新型甲型H1N1流感 肺炎 临床特征 病死率 预后 Novel influenza (H1N1) Pneumonia Clinical features Mortality Prognosis
目的 分析86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病程早期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 EICU)救治的86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程早期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86例患者平均发病3.2d来诊,死亡15例(占17.4%),机械通气治疗12例.来诊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6358±483) /mm3,其中WBC减少(<4000/mm3)的患者占54.7%,死亡组患者中WBC减少的比例高于存活组(80.0%vs.4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71,P<0.05).存活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与死亡组比较[(1466±582)/mm3 vs.(1324±398) /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死亡组患者中Lym减少(<800 /mm3)者占的比例高于存活组(86.7% vs.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有72例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T淋巴细胞为(386.8±295.3)/mm3,存活组为(424.8±231.6) /mm3 (n=57),与死亡组(242.5 ±99.1)/mm3 (n=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平均为(660.6 ±87.2) U/L,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632.3 ±47.9) U/L vs.(794.5±85.1)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