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6 | 下载245

目的 探索亚稀褶红菇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症状及救治措施,为该物种造成的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及病患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调查分析,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2015年7月26日晚食用了自己采集的“火炭菌”,潜伏期2~3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伴有酱油色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并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肌酐等的上升,最终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符合以往报道的亚稀褶红菇的中毒表现.2位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保肝、保肾、抗氧化等对症支持治疗,一名患者于40余天后死亡.另一名患者虽然历经转院治疗,至2016年2月底仍未出院,预后不佳.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结论 亚稀褶红菇是一种毒性高的有毒蘑菇,其在我国分布较广,形态学分类结合分子生物学(使用ITS片段)方法是物种鉴定的有效方法,此蘑菇中毒者潜伏期短,人中毒靶器官主要为横纹肌,重症患者预后差.

作者: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章轶哲;孙健;张烁;周静;马沛滨;李朝宏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6 | 下载:245
作者:
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章轶哲;孙健;张烁;周静;马沛滨;李朝宏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6期
标签:
毒蘑菇 亚稀褶红菇 物种鉴定 地理分布 救治 Poisonous mushrooms Russula subnigricans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edical treatment
目的 探索亚稀褶红菇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症状及救治措施,为该物种造成的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及病患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调查分析,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2015年7月26日晚食用了自己采集的“火炭菌”,潜伏期2~3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伴有酱油色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并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肌酐等的上升,最终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符合以往报道的亚稀褶红菇的中毒表现.2位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保肝、保肾、抗氧化等对症支持治疗,一名患者于40余天后死亡.另一名患者虽然历经转院治疗,至2016年2月底仍未出院,预后不佳.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结论 亚稀褶红菇是一种毒性高的有毒蘑菇,其在我国分布较广,形态学分类结合分子生物学(使用ITS片段)方法是物种鉴定的有效方法,此蘑菇中毒者潜伏期短,人中毒靶器官主要为横纹肌,重症患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