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68 | 下载4

为探究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只侵染封盖前后蜜蜂幼虫的原因及相关侵染机制,本研究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给其接种球囊菌孢子,探究不同接种量(0,1.0×102,1.0×103,1.0 ×104,1.0×105和1.0×106孢子/mL)、接种时期(3,4,5和6龄幼虫)以及28℃低温处理6h对蜜蜂球囊菌侵染的影响.同时对处于不同侵染阶段的蜜蜂幼虫做病理学切片,探究球囊菌侵染的过程.结果显示:球囊菌孢子接种量与蜜蜂的发病率密切相关(r =0.9883),蜜蜂幼虫对低于1.0×103孢子/mL的侵染有抗性,与不接孢子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蜜蜂不同龄期接种发病率的差异是因不同龄幼虫食量不同导致的摄入孢子剂量的不同引起的,28℃低温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处于幼虫到蛹转化期蜜蜂的发病率(P<0.05),而对取食阶段的蜜蜂幼虫没有影响.病理学研究表明,在整个幼虫期,摄入的孢子因中肠没自氧气不生长,对幼虫没有致病性,幼虫的取食和发育过程正常,至幼虫期结束进入蛹期后,蜜蜂的中后肠接通,摄入的孢子伴随蜜蜂的蛹便进入后肠并在此迅速萌发生长,在1~2 d内菌丝即突破体表,导致蜜蜂死亡.蜜蜂球囊菌选择营养物质储存最多而防御能力较低的幼虫到蛹转化期侵染,降低了侵染成本,提高成功率.该研究阐明了蜜蜂球囊菌侵染蜜蜂

作者:李江红;郑志阳;陈大福;梁勤

来源:昆虫学报 2012 年 5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68 | 下载:4
作者:
李江红;郑志阳;陈大福;梁勤
来源:
昆虫学报 2012 年 55卷 7期
标签:
蜜蜂 蜜蜂球囊菌 意大利蜜蜂 侵染 孢子剂量 接种时期 致病性
为探究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只侵染封盖前后蜜蜂幼虫的原因及相关侵染机制,本研究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给其接种球囊菌孢子,探究不同接种量(0,1.0×102,1.0×103,1.0 ×104,1.0×105和1.0×106孢子/mL)、接种时期(3,4,5和6龄幼虫)以及28℃低温处理6h对蜜蜂球囊菌侵染的影响.同时对处于不同侵染阶段的蜜蜂幼虫做病理学切片,探究球囊菌侵染的过程.结果显示:球囊菌孢子接种量与蜜蜂的发病率密切相关(r =0.9883),蜜蜂幼虫对低于1.0×103孢子/mL的侵染有抗性,与不接孢子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蜜蜂不同龄期接种发病率的差异是因不同龄幼虫食量不同导致的摄入孢子剂量的不同引起的,28℃低温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处于幼虫到蛹转化期蜜蜂的发病率(P<0.05),而对取食阶段的蜜蜂幼虫没有影响.病理学研究表明,在整个幼虫期,摄入的孢子因中肠没自氧气不生长,对幼虫没有致病性,幼虫的取食和发育过程正常,至幼虫期结束进入蛹期后,蜜蜂的中后肠接通,摄入的孢子伴随蜜蜂的蛹便进入后肠并在此迅速萌发生长,在1~2 d内菌丝即突破体表,导致蜜蜂死亡.蜜蜂球囊菌选择营养物质储存最多而防御能力较低的幼虫到蛹转化期侵染,降低了侵染成本,提高成功率.该研究阐明了蜜蜂球囊菌侵染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