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104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PTCD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共113例,统计胆道感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布.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中25例发生感染,52例胆汁培养中培养出细菌,其中G-菌86%,G+菌14%,多为肠道菌群.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Child-Pugh分级,胆道外引流留置时间延长、高位胆道梗阻、出现胆道再狭窄为出现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细菌感染为PTCD术后常见并发症,病原菌多为肠道内菌群,胆道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术前肝功,术后是否存在胆道引流不畅,术后是否存在十二指肠液反流及其时间相关.提示减少术前准备时间,减少胆汁异常引流及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可减少PTCD术后感染风险.

作者:彭波;黄明;赵玲;吴起杰;周劲梅;谢道斌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3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104
作者:
彭波;黄明;赵玲;吴起杰;周劲梅;谢道斌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34卷 4期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 胆道感染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PTCD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共113例,统计胆道感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布.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中25例发生感染,52例胆汁培养中培养出细菌,其中G-菌86%,G+菌14%,多为肠道菌群.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Child-Pugh分级,胆道外引流留置时间延长、高位胆道梗阻、出现胆道再狭窄为出现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细菌感染为PTCD术后常见并发症,病原菌多为肠道内菌群,胆道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术前肝功,术后是否存在胆道引流不畅,术后是否存在十二指肠液反流及其时间相关.提示减少术前准备时间,减少胆汁异常引流及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可减少PTCD术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