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1 | 下载52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各类颧骨复合体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分别应用改良冠状切口(42例)与传统切口(45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比分析改良冠状切口的优越性、可能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改良组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6个月,面部瘢痕不明显,开口度恢复理想,咬合关系正常,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低,无1例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组中,2例术后第5天出现创区感染,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肿胀反应明显;4例患者术后3月时仍存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高。结论:改良冠状切口较传统切口具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好、复位精确、美观效果好、面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布强;高振杰;申露露;郝保平;蔡明河

来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4 年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1 | 下载:52
作者:
彭布强;高振杰;申露露;郝保平;蔡明河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4 年 4期
标签:
改良冠状切口 颧骨复合体骨折 坚固内固定 面神经 腮腺上极 颞筋膜 modified coronal incision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 internal rigid fixation facial nerve superior ex-tremity of parotid gland temporal fascia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各类颧骨复合体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分别应用改良冠状切口(42例)与传统切口(45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比分析改良冠状切口的优越性、可能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改良组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6个月,面部瘢痕不明显,开口度恢复理想,咬合关系正常,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低,无1例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组中,2例术后第5天出现创区感染,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肿胀反应明显;4例患者术后3月时仍存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高。结论:改良冠状切口较传统切口具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好、复位精确、美观效果好、面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