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67

目的:通过关节适应性,咀嚼肌力发挥、咬合平衡及稳定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咬合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低位咬合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序列治疗,利用锥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位置;运用Bio-Pak肌电图仪分析治疗前、后咀嚼肌肌电反应及肌平衡性;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分析治疗前、后咬合平衡性及咬合接触时间.对治疗前后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髁状突发生前移且关节前间隙减小;息止位咀嚼肌力明显下降同时伴有牙尖交错位时咀嚼肌力增加,咀嚼肌对称性明显改善;咬合接触时间及咬合平衡度明显增加.结论: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髁突位置、咀嚼肌肌力的发挥、咬合力及咬合平衡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说明咬合重建序列治疗对低位咬合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璐;安虹;李悦欣

来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 年 20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67
作者:
王璐;安虹;李悦欣
来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 年 20卷 5期
标签:
低位咬合 咬合重建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咬合接触
目的:通过关节适应性,咀嚼肌力发挥、咬合平衡及稳定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咬合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低位咬合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序列治疗,利用锥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位置;运用Bio-Pak肌电图仪分析治疗前、后咀嚼肌肌电反应及肌平衡性;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分析治疗前、后咬合平衡性及咬合接触时间.对治疗前后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髁状突发生前移且关节前间隙减小;息止位咀嚼肌力明显下降同时伴有牙尖交错位时咀嚼肌力增加,咀嚼肌对称性明显改善;咬合接触时间及咬合平衡度明显增加.结论: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髁突位置、咀嚼肌肌力的发挥、咬合力及咬合平衡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说明咬合重建序列治疗对低位咬合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