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112

目的 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患者其磨牙轴倾度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实验组,根据下颌平面角和后前面高比的大小将实验组分为高角组和低角组,选取55例个别正常(牙合)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上下颌磨牙的轴倾度;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磨牙轴倾度与可能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角组与低角组L7-MP、L6-MP、U6-L6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角组L7-MP为75.82°±6.83°,L6-MP为76.57°±5.70°,U6-L6为162.62°±6.83°;低角组L7-MP为83.36°±6.48°,L6-MP为83.01°±4.06°,U6-L6为168.63°±4.57°.且与SN-MP、S-Go/N-Me、L1-MP等存在相关关系(P<0.05),U6-FH、U7-FH、L7-MP仅与年龄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患者其磨牙轴倾度存在差异.

作者:田金聪;王建国;苍松

来源: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 年 2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112
作者:
田金聪;王建国;苍松
来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 年 23卷 1期
标签:
磨牙轴倾度 安氏Ⅲ类错(牙合) 垂直骨面型 Molar inclination Angle class Ⅲ malocclusion Vertical facial pattern
目的 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患者其磨牙轴倾度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实验组,根据下颌平面角和后前面高比的大小将实验组分为高角组和低角组,选取55例个别正常(牙合)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上下颌磨牙的轴倾度;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磨牙轴倾度与可能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角组与低角组L7-MP、L6-MP、U6-L6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角组L7-MP为75.82°±6.83°,L6-MP为76.57°±5.70°,U6-L6为162.62°±6.83°;低角组L7-MP为83.36°±6.48°,L6-MP为83.01°±4.06°,U6-L6为168.63°±4.57°.且与SN-MP、S-Go/N-Me、L1-MP等存在相关关系(P<0.05),U6-FH、U7-FH、L7-MP仅与年龄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患者其磨牙轴倾度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