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0 | 下载45

目的 分析腹膜后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指标的差异性及动态血管模式曲线特征,为腹膜后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良性组26例,恶性组26例)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图像,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和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比较两组病灶区的达峰时间(TTP)、最大相对强度(IMAX)及病灶区与参考区的达峰时间差(△TTP)、强度差(△E)、拟合度(QOF)等指标;分析恶性组内动态血管模式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最大相对强度的关系.结果 ①良性组TTP(38.3±21.7)s大于恶性组TTP (26.6±10.3)s,良性组△TTP (12.2±16.8)s大于恶性组△TTP(-11.0±15.2)s,良性组IMAX (162.1±110.8)%小于恶性组IMAX (297.6±1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E和QO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恶性组动态血管模式曲线包括正性单向波13例、正负双向波9例及负性单向波4例;③正性单向波的IMAX为(208.6±86.5)%,正负双向波的IMAX为(123.4±4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超声造影病灶区与参考区的强度变化过程可为鉴别腹膜后肿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李珏颖;陈文卫;杨顺实

来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 年 1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0 | 下载:45
作者:
李珏颖;陈文卫;杨顺实
来源: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 年 16卷 1期
标签:
动态血管模式曲线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腹膜后肿块 Dynamic vascular pattern curve Ultrsonography Contrast agent Retroperitoneal tumors
目的 分析腹膜后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指标的差异性及动态血管模式曲线特征,为腹膜后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良性组26例,恶性组26例)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图像,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和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比较两组病灶区的达峰时间(TTP)、最大相对强度(IMAX)及病灶区与参考区的达峰时间差(△TTP)、强度差(△E)、拟合度(QOF)等指标;分析恶性组内动态血管模式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最大相对强度的关系.结果 ①良性组TTP(38.3±21.7)s大于恶性组TTP (26.6±10.3)s,良性组△TTP (12.2±16.8)s大于恶性组△TTP(-11.0±15.2)s,良性组IMAX (162.1±110.8)%小于恶性组IMAX (297.6±1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E和QO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恶性组动态血管模式曲线包括正性单向波13例、正负双向波9例及负性单向波4例;③正性单向波的IMAX为(208.6±86.5)%,正负双向波的IMAX为(123.4±4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超声造影病灶区与参考区的强度变化过程可为鉴别腹膜后肿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