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3 | 下载129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89例(89耳)的手术资料,其中伴乳突切除的开放鼓室成形术77耳,其中Ⅰ期重建中耳传音结构65耳,改良乳突根治术12耳.结果:术后听力提高50耳,其中气骨导差缩小<20 dB 28耳,21~40 dB 22耳,骨导改善11耳;听力下降32耳,全聋11耳中,术后全聋4耳,骨导下降8耳.术后有眩晕发作的34耳,术后随访眩晕均消失或改善.胆脂瘤母质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清除后有蓝线状或清亮淋巴液漏出.结论:中耳乳突手术中应高度重视迷路瘘管存在的可能性,清除瘘口胆脂瘤母质应在手术最后阶段进行.冠状位CT显示水平半规管瘘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天宇;王正敏;迟放鲁;李树峰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年 1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3 | 下载:129
作者:
张天宇;王正敏;迟放鲁;李树峰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年 19卷 4期
标签:
中耳炎 迷路瘘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89例(89耳)的手术资料,其中伴乳突切除的开放鼓室成形术77耳,其中Ⅰ期重建中耳传音结构65耳,改良乳突根治术12耳.结果:术后听力提高50耳,其中气骨导差缩小<20 dB 28耳,21~40 dB 22耳,骨导改善11耳;听力下降32耳,全聋11耳中,术后全聋4耳,骨导下降8耳.术后有眩晕发作的34耳,术后随访眩晕均消失或改善.胆脂瘤母质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清除后有蓝线状或清亮淋巴液漏出.结论:中耳乳突手术中应高度重视迷路瘘管存在的可能性,清除瘘口胆脂瘤母质应在手术最后阶段进行.冠状位CT显示水平半规管瘘有显著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