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6 | 下载64

  目的研究抑郁障碍患儿与非临床抑郁儿童的抑郁症状在不同性别、年龄间的变化特征,探求儿童抑郁障碍和抑郁症状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对4520名8~15岁儿童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填写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SC)。其中53名诊断为抑郁障碍,组成临床组;1504名未达到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但DSSC分≥14分,为非临床组。分析两组儿童性别和年龄与DSSC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组性别和年龄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4.40,P=0.049),非临床组性别和年龄无交互作用(F=1.04,P=0.409);不同性别间DSSC得分临床组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48),非临床组性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21,P=0.646);不同年龄间DSSC得分临床组无差异(F=0.82,P=0.573),非临床组年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96,P=0.048)。结论儿童临床抑郁障碍与非临床抑郁症状的年龄、性别特征不一致。

作者:徐改玲;甄龙;谷岩;杨桂伏;从恩朝;徐灵敏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2013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6 | 下载:64
作者:
徐改玲;甄龙;谷岩;杨桂伏;从恩朝;徐灵敏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13 年 8期
标签:
抑郁症状 抑郁障碍 年龄 性别 儿童 depressive symptom depression disorder age gender child
  目的研究抑郁障碍患儿与非临床抑郁儿童的抑郁症状在不同性别、年龄间的变化特征,探求儿童抑郁障碍和抑郁症状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对4520名8~15岁儿童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填写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SC)。其中53名诊断为抑郁障碍,组成临床组;1504名未达到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但DSSC分≥14分,为非临床组。分析两组儿童性别和年龄与DSSC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组性别和年龄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4.40,P=0.049),非临床组性别和年龄无交互作用(F=1.04,P=0.409);不同性别间DSSC得分临床组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48),非临床组性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21,P=0.646);不同年龄间DSSC得分临床组无差异(F=0.82,P=0.573),非临床组年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96,P=0.048)。结论儿童临床抑郁障碍与非临床抑郁症状的年龄、性别特征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