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46

目的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初步经验.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患分别是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炎和剖宫术后.2例有腹部超声检查.4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造影诊断为MVT.随后留置导管,直接实施尿激酶灌注溶栓及抗凝.结果 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是:(1)SMA及其分支痉挛和显影时间延长.(2)肠系膜上静脉(SMV)延迟显影或几乎不显影.(3)SMV主干或较大分支内的充盈缺损.(4)肠壁增厚,肠腔内对比剂存留和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尿激酶(或组织溶栓剂)和肝素治疗后3~10天复查,上述征象消失,SMV显影时间正常,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亦改善,免去了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SMA造影为临床怀疑MVT时直接观察SMV血流状态的准确诊断手段,并可同时实施经SMA导管尿激酶灌注溶栓及观察疗效.

作者:张立仁;吴旬;谈非;孙静;张欣虎;王世华;吴继东;靳雨峰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 年 22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46
作者:
张立仁;吴旬;谈非;孙静;张欣虎;王世华;吴继东;靳雨峰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 年 22卷 9期
标签:
血栓,肠系膜静脉 血管造影术 放射学,介入性
目的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初步经验.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患分别是肾病综合征、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炎和剖宫术后.2例有腹部超声检查.4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SMA)插管造影诊断为MVT.随后留置导管,直接实施尿激酶灌注溶栓及抗凝.结果 MVT血管造影的基本征象是:(1)SMA及其分支痉挛和显影时间延长.(2)肠系膜上静脉(SMV)延迟显影或几乎不显影.(3)SMV主干或较大分支内的充盈缺损.(4)肠壁增厚,肠腔内对比剂存留和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尿激酶(或组织溶栓剂)和肝素治疗后3~10天复查,上述征象消失,SMV显影时间正常,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亦改善,免去了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SMA造影为临床怀疑MVT时直接观察SMV血流状态的准确诊断手段,并可同时实施经SMA导管尿激酶灌注溶栓及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