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9 | 下载17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做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及颈动脉超声,随访2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出现以下三者之一即为颈动脉病变进展(total progress of carotid,TPC)病例:①颈动脉狭窄加重(PCS);②新出现颈动脉复杂斑块(CP);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展(IIMT).统计分析动态PP对TPC的影响.根据ABPM测量,10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依次被分为24小时PP升高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白天PP(dPP)升高组(55例)与对照组(47例),夜间PP(nPP)升高组(40例)与对照组(62例).结果 ①102例患者中,总计TPC 71例(69.6%),其中,PCS病例28例(27.5%),新出现CP病例52例(51.0%),IIMT病例22例(21.6%),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有后遗症的脑血管病,无死亡病例.②全天PP(24PP)升高组TPC(80.4% vs 58.8%,x2=5.607)及PCS(39.2%vs 15.7%,x2=7.089)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PP升高组TPC(80.0% vs 57.4%,x2=6.093)及PCS(36.4% vs 17.0%,x2 =4.761)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PP升高组TPC(87.5% vs 58.1%,x2=9.958,P <0.01)、PCS(42.5% vs 17.7%,x2=7.482,P <0.05)度新出现CP(65.

作者:宋丽清;张萍;关望;薛嫱

来源:临床荟萃 2011 年 26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9 | 下载:17
作者:
宋丽清;张萍;关望;薛嫱
来源:
临床荟萃 2011 年 26卷 23期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血压监测,便携式 随访研究 老年人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做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及颈动脉超声,随访2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出现以下三者之一即为颈动脉病变进展(total progress of carotid,TPC)病例:①颈动脉狭窄加重(PCS);②新出现颈动脉复杂斑块(CP);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展(IIMT).统计分析动态PP对TPC的影响.根据ABPM测量,10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依次被分为24小时PP升高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白天PP(dPP)升高组(55例)与对照组(47例),夜间PP(nPP)升高组(40例)与对照组(62例).结果 ①102例患者中,总计TPC 71例(69.6%),其中,PCS病例28例(27.5%),新出现CP病例52例(51.0%),IIMT病例22例(21.6%),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有后遗症的脑血管病,无死亡病例.②全天PP(24PP)升高组TPC(80.4% vs 58.8%,x2=5.607)及PCS(39.2%vs 15.7%,x2=7.089)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PP升高组TPC(80.0% vs 57.4%,x2=6.093)及PCS(36.4% vs 17.0%,x2 =4.761)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PP升高组TPC(87.5% vs 58.1%,x2=9.958,P <0.01)、PCS(42.5% vs 17.7%,x2=7.482,P <0.05)度新出现C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