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8 | 下载40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注射型骨水泥聚合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释放量及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 ml 球形试模并分为3组,分别于10 min、12.5 min、15 min 将骨水泥球投入15 ml 的 PBS 液中,随后的60 min 内每10 min 洗脱1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洗脱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单体释放量及其时间变化曲线,同时比较这三组骨水泥试模单体释放量的差异。此外再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 ml 圆饼形试模,比较同体积不同形态骨水泥试模单体释放量的差异。结果注射型骨水泥在放入PBS 液后的前10 min 释放出大量单体,约占70%以上,之后趋于稳定;10 min、12.5 min、15 min 时间间隔的骨水泥1 h 释放质量比分别为(7.3129±0.2557)mg、(4.9936±0.4705)mg,(1.2248±0.3294)mg;骨水泥球形试模、圆饼形试模1 h释放质量比分别为(6.6571±0.8457)mg、(10.2656±0.9887)mg。结论注射型骨水泥在聚合过程明确存在单体释放,在放入 PBS 液后的前10 min 内即可释放总量的70%以上,之后趋于平稳。骨水泥的单体释放是一个表面现象,其释放量与植入体内的时机及骨水泥形态有关。

作者:包利;陈萌萌;陈浩;贾璞;冯飞;李锦军;唐海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年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8 | 下载:40
作者:
包利;陈萌萌;陈浩;贾璞;冯飞;李锦军;唐海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年 14期
标签:
骨水泥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释放 气相色谱法 Bone cement Methyl methacrylate(MMA) Monomer releasing Gas chromatography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注射型骨水泥聚合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释放量及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 ml 球形试模并分为3组,分别于10 min、12.5 min、15 min 将骨水泥球投入15 ml 的 PBS 液中,随后的60 min 内每10 min 洗脱1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洗脱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单体释放量及其时间变化曲线,同时比较这三组骨水泥试模单体释放量的差异。此外再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 ml 圆饼形试模,比较同体积不同形态骨水泥试模单体释放量的差异。结果注射型骨水泥在放入PBS 液后的前10 min 释放出大量单体,约占70%以上,之后趋于稳定;10 min、12.5 min、15 min 时间间隔的骨水泥1 h 释放质量比分别为(7.3129±0.2557)mg、(4.9936±0.4705)mg,(1.2248±0.3294)mg;骨水泥球形试模、圆饼形试模1 h释放质量比分别为(6.6571±0.8457)mg、(10.2656±0.9887)mg。结论注射型骨水泥在聚合过程明确存在单体释放,在放入 PBS 液后的前10 min 内即可释放总量的70%以上,之后趋于平稳。骨水泥的单体释放是一个表面现象,其释放量与植入体内的时机及骨水泥形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