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4 | 下载23

目的 对比并评价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9例患有RDS的极低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H组(n=44)采用HHHFNC方式治疗,N组(n=45)采用NCPAP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与转归情况.结果h组的腹胀率、开奶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7 d内重新插管率均要优于N组(P<0.05);H组的鼻部损伤率、气漏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P<0.05),但两组患儿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在耐受性、相关损伤发生率方面要优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于极低出生体重RDS患儿建议优先采用HHHFNC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张纪华;闫俊梅;丁玉红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年 16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4 | 下载:23
作者:
张纪华;闫俊梅;丁玉红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年 16卷 23期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临床转归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High flow ventilation plus temperature humidity to nasal catheter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omplications Clinical outcome
目的 对比并评价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9例患有RDS的极低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H组(n=44)采用HHHFNC方式治疗,N组(n=45)采用NCPAP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与转归情况.结果h组的腹胀率、开奶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7 d内重新插管率均要优于N组(P<0.05);H组的鼻部损伤率、气漏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P<0.05),但两组患儿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在耐受性、相关损伤发生率方面要优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于极低出生体重RDS患儿建议优先采用HHHFNC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