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9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在震后7个月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参与地震救援的部队中随机抽取600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T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49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震救援工作7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重度症状的时点检出率为2%.回归分析显示,救援中接触伤亡多(B=0.242,P=0.010)、遭遇威胁生命的情境多(B=0.280,P=0.006)、EPQ-N分高(B=0.106,P=0.000)是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B=-0.095,P=0.035)是保护因素.结论:EPQ-N高分特征的军人是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有效社会支持利用可减少PTSD发生.

作者:章华;王亚丽;黄永兰;王晓萍;王高华

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 年 2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9
作者:
章华;王亚丽;黄永兰;王晓萍;王高华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 年 22卷 1期
标签:
地震 救援军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 风险因子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在震后7个月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参与地震救援的部队中随机抽取600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T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49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震救援工作7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重度症状的时点检出率为2%.回归分析显示,救援中接触伤亡多(B=0.242,P=0.010)、遭遇威胁生命的情境多(B=0.280,P=0.006)、EPQ-N分高(B=0.106,P=0.000)是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B=-0.095,P=0.035)是保护因素.结论:EPQ-N高分特征的军人是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有效社会支持利用可减少PTSD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