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119

目的:探讨生活应激事件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女性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神经质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顺序人组方式,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访谈员使用电脑评估系统进行一对一访谈,入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及门诊精神科或心理科确诊的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主要采用艾森克神经质量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父母亲情关系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访谈,同时与正常女性作对照. 结果:共访谈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193例,正常女性对照571名.抑郁症组神经质维度评分为(11.21±6.08),对照组评分(2.04 ±2.95),协方差分析(控制年龄与婚姻)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在生活应激事件、PBI照料维度/母亲、PBI控制维度/母亲、PBI照料维度/父亲、PBI控制维度/父亲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应激事件、PBI照料维度/父亲及PBI控制维度/父亲(β值分别为0.342,0.144,0.111)三者进入回归方程,且均可预测神经质倾向(P<0.01).其中生活应激事件对神经质倾向的预测作用大于PBI照料维度/父亲及PBI控制维度/父亲两个维度. 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神经质人格特质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及个体经历的不良生活应激事件有关联.

作者:朱宏;孙静;尚晓芳;倪苏琳;关承斌;乔慧芬;郭苏皖;李箕君;张宁

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119
作者:
朱宏;孙静;尚晓芳;倪苏琳;关承斌;乔慧芬;郭苏皖;李箕君;张宁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 年 23卷 2期
标签:
女性 抑郁症 人格特质 家庭教养方式
目的:探讨生活应激事件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女性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神经质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顺序人组方式,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访谈员使用电脑评估系统进行一对一访谈,入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及门诊精神科或心理科确诊的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主要采用艾森克神经质量表、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父母亲情关系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访谈,同时与正常女性作对照. 结果:共访谈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193例,正常女性对照571名.抑郁症组神经质维度评分为(11.21±6.08),对照组评分(2.04 ±2.95),协方差分析(控制年龄与婚姻)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在生活应激事件、PBI照料维度/母亲、PBI控制维度/母亲、PBI照料维度/父亲、PBI控制维度/父亲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应激事件、PBI照料维度/父亲及PBI控制维度/父亲(β值分别为0.342,0.144,0.111)三者进入回归方程,且均可预测神经质倾向(P<0.01).其中生活应激事件对神经质倾向的预测作用大于PBI照料维度/父亲及PBI控制维度/父亲两个维度. 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神经质人格特质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及个体经历的不良生活应激事件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