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0 | 下载0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情况,研究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酶学基础,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reduced,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H2O2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在生理盐水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能检测到特征性的二甲基吡咯氮氧化物(dimethyl pyridine N-oxide,DMPO)-O2-·和DMPO-OH·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外源性糖使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增强;美兰则使ESR信号消失;NADH使得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H2O2体系的ESR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检测到SOD.结论: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O2·和OH·的量不同,NADH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是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

作者:王成龙;刘洪臣;李振纲;储冰峰;赵皿;孙存普;莫简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 年 20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0 | 下载:0
作者:
王成龙;刘洪臣;李振纲;储冰峰;赵皿;孙存普;莫简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 年 20卷 10期
标签:
变形链球菌 活性氧 NADH氧化酶 菌斑微生态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情况,研究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酶学基础,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reduced,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H2O2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在生理盐水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能检测到特征性的二甲基吡咯氮氧化物(dimethyl pyridine N-oxide,DMPO)-O2-·和DMPO-OH·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外源性糖使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增强;美兰则使ESR信号消失;NADH使得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H2O2体系的ESR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检测到SOD.结论: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O2·和OH·的量不同,NADH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是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