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2 | 下载12

目的:探究槟榔牙着色及低患龋率的可能原因.方法:利用电子探针(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EP-MA)分析槟榔牙表面着色沉积物的形态及化学元素,并与其相邻的非着色区域进行对比.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着色沉积物中可能的有机成分.结果:槟榔牙非着色区域表面形态规则,含有Ca、P、O、Na、Cl.而着色区域表面形态不规则,除检测到上述5种元素外,还含有Fe、Mn、Cu、F、S.着色区域有机成分中可能含有苯甲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棕榈酸、硬脂酸.结论:槟榔牙着色与Fe、Mn、Cu、S、F元素相关,其低患龋率可能与着色物结构、F、苯甲酸甲酯、棕榈酸、2,4-二叔丁基苯酚相关.

作者:沈杨;王贻宁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 年 3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2 | 下载:12
作者:
沈杨;王贻宁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 年 34卷 11期
标签:
槟榔牙 着色沉积物 着色 患龋率
目的:探究槟榔牙着色及低患龋率的可能原因.方法:利用电子探针(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EP-MA)分析槟榔牙表面着色沉积物的形态及化学元素,并与其相邻的非着色区域进行对比.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着色沉积物中可能的有机成分.结果:槟榔牙非着色区域表面形态规则,含有Ca、P、O、Na、Cl.而着色区域表面形态不规则,除检测到上述5种元素外,还含有Fe、Mn、Cu、F、S.着色区域有机成分中可能含有苯甲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棕榈酸、硬脂酸.结论:槟榔牙着色与Fe、Mn、Cu、S、F元素相关,其低患龋率可能与着色物结构、F、苯甲酸甲酯、棕榈酸、2,4-二叔丁基苯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