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3 | 下载29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为3~8 cm,平均5.5±2.8 cm,分别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下极1例,右肾上极3例,右肾下极4例.所有患者CT扫描显示肿瘤包膜完整,密度均匀一致,增强扫描成中等强化,6例瘤体中央可见星状结构.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结果:术后观察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呈棕色或棕黄色,质地均匀,未见出血及坏死灶;光镜下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管状或实性片状,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ytokeratin 8(+),EMA(+),vimentin(-),Hale胶体铁染色(-).随访8~87个月,平均38.4±21.5个月,均无瘤生存,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常易被误诊为肾癌,诊断需依据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特点综合判断.治疗应行肾部分切除或肿瘤剜除术.

作者:吕坚伟;冷静;刘强;黄旭元;黄翼然

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 年 21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3 | 下载:29
作者:
吕坚伟;冷静;刘强;黄旭元;黄翼然
来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 年 21卷 9期
标签:
肾脏肿瘤 嗜酸细胞腺瘤 诊断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为3~8 cm,平均5.5±2.8 cm,分别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下极1例,右肾上极3例,右肾下极4例.所有患者CT扫描显示肿瘤包膜完整,密度均匀一致,增强扫描成中等强化,6例瘤体中央可见星状结构.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结果:术后观察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呈棕色或棕黄色,质地均匀,未见出血及坏死灶;光镜下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管状或实性片状,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ytokeratin 8(+),EMA(+),vimentin(-),Hale胶体铁染色(-).随访8~87个月,平均38.4±21.5个月,均无瘤生存,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常易被误诊为肾癌,诊断需依据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特点综合判断.治疗应行肾部分切除或肿瘤剜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