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9 | 下载13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心肺转流(CPB)前后单个核细胞的变化.方法 CPB下行VSD修补术的患儿3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停CPB即刻(T1)、术后第1(T2)、第3天(T3)及第7天(T4)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19+、CD14+、CD16+CD56+细胞百分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 进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并在全自动数码显微镜下测定其直径,计算每个细胞核中AgNORs的个数.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CD3+、CD4+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时CD19+、CD14+明显降低(P<0.05或P<0.01),CD16+CD56+明显升高(P<0.01);T2时CD4+/CD8+明显降低(P<0.01),CD16+CD56+仍明显升高(P<0.01);T4时仅CD14+升高(P<0.05),其它指标均恢复到T0时水平.AgNORs形态类型为单一型,大都呈规则的圆形,CPB前后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单个核细胞的数量减少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延芹;杨永辉;张隆;赵砚丽;吕娜;纪惠娟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年 27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9 | 下载:13
作者:
刘延芹;杨永辉;张隆;赵砚丽;吕娜;纪惠娟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年 27卷 7期
标签:
心肺转流 室间隔缺损 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心肺转流(CPB)前后单个核细胞的变化.方法 CPB下行VSD修补术的患儿3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停CPB即刻(T1)、术后第1(T2)、第3天(T3)及第7天(T4)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19+、CD14+、CD16+CD56+细胞百分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 进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并在全自动数码显微镜下测定其直径,计算每个细胞核中AgNORs的个数.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CD3+、CD4+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时CD19+、CD14+明显降低(P<0.05或P<0.01),CD16+CD56+明显升高(P<0.01);T2时CD4+/CD8+明显降低(P<0.01),CD16+CD56+仍明显升高(P<0.01);T4时仅CD14+升高(P<0.05),其它指标均恢复到T0时水平.AgNORs形态类型为单一型,大都呈规则的圆形,CPB前后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单个核细胞的数量减少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