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8 | 下载16

目的 探讨伴有+8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 纳入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56例MDS患者,根据是否伴有+8染色体异常(简称+8异常)将其分为正常核型组(28例)与+8异常组(28例);再根据是否伴有+8异常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将+8异常组28例患者分为孤立+8异常组(18例)与非孤立+8异常组(10例).根据是否伴有U2AF1基因突变将16例+8异常MDS患者分为U2AF1突变组(5例)与U2AF1未突变组(1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发病年龄、WHO 2016 MDS修订分型、IPSS?R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Hb、PLT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ANC)、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ONO)、骨髓原始细胞(BM Blast)和外周血原始细胞(PB Blast)比例]及染色体核型、U2AF1基因突变情况、总生存(OS)期、血液系统疾病基因突变筛查全套检测结果及IPSS?R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 +8异常组患者IPSS?R评分较正常核型组明显增高(P=0.001).孤立+8异常组患者发病年龄、IPSS?R评分均低于非孤立+8异常组,OS期长于非孤立+8异常组(P<0.05).孤立+8异常组患者IPSS?R评分高于正常核型组,PB Blast比例低于正常核型组(P<0.05).+8异常MDS患者U2AF1突变率高于正常核型患者(P=0.064).U2AF1突变组患者发病年龄低于U2AF1未突变组(P=0.030).多因

作者:张玥;吴萍;艾珂欣;李敏明;邓程新;耿素霞;陆泽生;翁建宇;杜欣

来源:临床内科杂志 2021 年 38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8 | 下载:16
作者:
张玥;吴萍;艾珂欣;李敏明;邓程新;耿素霞;陆泽生;翁建宇;杜欣
来源:
临床内科杂志 2021 年 38卷 11期
标签:
+8染色体异常;U2AF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目的 探讨伴有+8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 纳入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56例MDS患者,根据是否伴有+8染色体异常(简称+8异常)将其分为正常核型组(28例)与+8异常组(28例);再根据是否伴有+8异常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将+8异常组28例患者分为孤立+8异常组(18例)与非孤立+8异常组(10例).根据是否伴有U2AF1基因突变将16例+8异常MDS患者分为U2AF1突变组(5例)与U2AF1未突变组(1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发病年龄、WHO 2016 MDS修订分型、IPSS?R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Hb、PLT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ANC)、WBC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ONO)、骨髓原始细胞(BM Blast)和外周血原始细胞(PB Blast)比例]及染色体核型、U2AF1基因突变情况、总生存(OS)期、血液系统疾病基因突变筛查全套检测结果及IPSS?R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 +8异常组患者IPSS?R评分较正常核型组明显增高(P=0.001).孤立+8异常组患者发病年龄、IPSS?R评分均低于非孤立+8异常组,OS期长于非孤立+8异常组(P<0.05).孤立+8异常组患者IPSS?R评分高于正常核型组,PB Blast比例低于正常核型组(P<0.05).+8异常MDS患者U2AF1突变率高于正常核型患者(P=0.064).U2AF1突变组患者发病年龄低于U2AF1未突变组(P=0.030).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