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6 | 下载126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部位及不同病因的临床下发作脑电模式.方法:筛查2015年1月~2017年7月南京脑科医院及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 020例癫(痫)及脑炎患者的24 h视频脑电图,共收集视频脑电图中有临床下发作的成年患者15例.对临床下发作脑电图表现形式及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从脑电图上观察,11例患者临床下发作起源于颞区,3例起源于额区,1例起源于枕区.起源于颞区临床下发作(左颞7例,右颞4例)模式主要有3种:模式一(7例):临床下发作以颞区θ节律为主随后为δ节律,其中可夹杂尖波,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位于颞区;模式二(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位于颞区,而临床下发作起源于额(著)、颞区,形式为α节律+θ节律;模式三(2例):以颞区a节律为主,其前可有短暂β节律,整个过程中可夹杂尖波.该种发作模式见于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3例患者临床下发作起源于额区,发作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2例):尖(棘)波节律,其前可有α节律(1例起源于左额区,发作间期为左侧额棘、额尖波;1例起源于双侧额区,发作间期为双颞区非同步尖波,诊断为Rett综合征);模式二(1例):尖慢波节律(左侧额区),其前可有α节律,发作间期为左侧额极、额尖慢波.1例患者临床下发作起源于左枕、后颞区,枕区著,发作模式主要为棘波节律(1

作者:马芸;王小姗;葛剑青;王凌玲;余传勇;王迎新;高媛;吴彩云;郎媛文;石祺;苗爱亮

来源: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7 年 2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6 | 下载:126
作者:
马芸;王小姗;葛剑青;王凌玲;余传勇;王迎新;高媛;吴彩云;郎媛文;石祺;苗爱亮
来源: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7 年 26卷 6期
标签:
临床下发作 脑电图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抗NMDA受体脑炎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部位及不同病因的临床下发作脑电模式.方法:筛查2015年1月~2017年7月南京脑科医院及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 020例癫(痫)及脑炎患者的24 h视频脑电图,共收集视频脑电图中有临床下发作的成年患者15例.对临床下发作脑电图表现形式及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从脑电图上观察,11例患者临床下发作起源于颞区,3例起源于额区,1例起源于枕区.起源于颞区临床下发作(左颞7例,右颞4例)模式主要有3种:模式一(7例):临床下发作以颞区θ节律为主随后为δ节律,其中可夹杂尖波,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位于颞区;模式二(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位于颞区,而临床下发作起源于额(著)、颞区,形式为α节律+θ节律;模式三(2例):以颞区a节律为主,其前可有短暂β节律,整个过程中可夹杂尖波.该种发作模式见于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3例患者临床下发作起源于额区,发作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2例):尖(棘)波节律,其前可有α节律(1例起源于左额区,发作间期为左侧额棘、额尖波;1例起源于双侧额区,发作间期为双颞区非同步尖波,诊断为Rett综合征);模式二(1例):尖慢波节律(左侧额区),其前可有α节律,发作间期为左侧额极、额尖慢波.1例患者临床下发作起源于左枕、后颞区,枕区著,发作模式主要为棘波节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