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2 | 下载53

目的 探讨经白细胞过滤和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有效成分Ⅶ因子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进行治疗提供使用依据.方法 对93袋全血(400 ml)经白细胞过滤后分离制备的新鲜血浆进行MB-P病毒灭活制成病毒灭活冷沉淀,测定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同时与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93袋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凝血因子(Ⅶ)平均值为71.28 IU/袋,标准差18.60,90%区间分布范围为47.48~95.09 IU/袋;纤维蛋白原(Fib)平均值为121.38 IU/袋,标准差22.74,90%区间分布范围为92.28~150.49/袋,FⅦ和Fib含量未达到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标准,但对FⅧ和Fib的影响符合相关报道.结论 加强MB-P及制备过程控制,减少FⅧ和Fib损失,提高留存率,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方法还是可行的,因MB-P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没有标准,暂不能提供临床.

作者:王莉;杜家成;刘金嫔;王治华

来源: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 年 1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2 | 下载:53
作者:
王莉;杜家成;刘金嫔;王治华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 年 17卷 2期
标签:
亚甲蓝 滤白全血 血浆病毒灭活 冷沉淀凝血因子
目的 探讨经白细胞过滤和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有效成分Ⅶ因子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进行治疗提供使用依据.方法 对93袋全血(400 ml)经白细胞过滤后分离制备的新鲜血浆进行MB-P病毒灭活制成病毒灭活冷沉淀,测定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同时与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93袋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凝血因子(Ⅶ)平均值为71.28 IU/袋,标准差18.60,90%区间分布范围为47.48~95.09 IU/袋;纤维蛋白原(Fib)平均值为121.38 IU/袋,标准差22.74,90%区间分布范围为92.28~150.49/袋,FⅦ和Fib含量未达到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标准,但对FⅧ和Fib的影响符合相关报道.结论 加强MB-P及制备过程控制,减少FⅧ和Fib损失,提高留存率,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方法还是可行的,因MB-P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没有标准,暂不能提供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