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26

目的 检测去白悬浮红细胞在4℃储存不同时间下的红细胞溶血率、细菌生长、生化指标、能量代谢、膜损伤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评价其质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方法 10份志愿者全血于采集当天留取50 mL,用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滤白,尽可能去掉血浆层,根据200 mL全血对应红细胞保存液量等比例加入红细胞保存液,置4℃冰箱冷藏保存至终末期.于第0、7、14、21、28、35和42天检测溶血率、ATP/2,3-DPG、Na+/K+/GLU/LDH/pH、PS/CD47、MDA/SOD等指标,第0、14、28和42天检测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随储存时间延长,溶血率增加,从0天到42天由0.03%增加到0.4%左右,与0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未超过国标要求.无细菌生长.上清中Na+和GLU浓度降低,K+和LDH含量增高,pH下降.ATP在储存第14天开始下降,第21天降至初始值的36.4%,储存终末期下降至13.2%,与第0天相比均具显著性差异(P<0.001).2,3-DPG在储存第一周内升高而后开始下降,第28天降至初始值的57.5%,42天降至初始值的44.0%.储存终末期,PS外翻率增加至0.83%,红细胞膜CD47分子平均荧光强度降低至初始值的60.8%.MDA含量无明显改变,第28天时SOD活力下降,与新鲜红细胞相比具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通过对4℃储存去白悬浮红细胞进行质量评价,因两周内生化指标、能

作者:田雅娴;詹林盛;王小慧;田兆菊

来源: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年 2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26
作者:
田雅娴;詹林盛;王小慧;田兆菊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年 23卷 4期
标签:
去白悬浮红细胞 储存 质量评价
目的 检测去白悬浮红细胞在4℃储存不同时间下的红细胞溶血率、细菌生长、生化指标、能量代谢、膜损伤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评价其质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方法 10份志愿者全血于采集当天留取50 mL,用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滤白,尽可能去掉血浆层,根据200 mL全血对应红细胞保存液量等比例加入红细胞保存液,置4℃冰箱冷藏保存至终末期.于第0、7、14、21、28、35和42天检测溶血率、ATP/2,3-DPG、Na+/K+/GLU/LDH/pH、PS/CD47、MDA/SOD等指标,第0、14、28和42天检测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随储存时间延长,溶血率增加,从0天到42天由0.03%增加到0.4%左右,与0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未超过国标要求.无细菌生长.上清中Na+和GLU浓度降低,K+和LDH含量增高,pH下降.ATP在储存第14天开始下降,第21天降至初始值的36.4%,储存终末期下降至13.2%,与第0天相比均具显著性差异(P<0.001).2,3-DPG在储存第一周内升高而后开始下降,第28天降至初始值的57.5%,42天降至初始值的44.0%.储存终末期,PS外翻率增加至0.83%,红细胞膜CD47分子平均荧光强度降低至初始值的60.8%.MDA含量无明显改变,第28天时SOD活力下降,与新鲜红细胞相比具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通过对4℃储存去白悬浮红细胞进行质量评价,因两周内生化指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