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13

目的:探索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8号金属针头在患儿患侧第2或第3肋间消毒,穿刺入胸腔,待有气体溢出后随即将硬膜外导管沿针头内送入胸腔约3 cm,拔出穿刺针头.用7号针头连接硬膜外导管与输液管,再与水封瓶相连接,见水封瓶中有连续性气泡冒出后,用胶布将硬膜外导管固定在胸壁上.结果:本组10例穿刺成功,其中9例经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2小时后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缓解,24小时后复查PaO2和SaO2恢复正常,肺完全复张;1例为早产儿,吸入性肺炎严重,同时伴双侧气胸,穿刺成功3h后因呼吸衰竭死亡;另2例病情轻者仅予头罩给氧,1~3天症状消失,气胸吸收.结论:采用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效果显著,既避免了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新生儿的较大损伤,又避免了用留置针易打折的缺点.

作者:解洪涛;魏维强;刘德军;张顺

来源:临床误诊误治 2009 年 2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13
作者:
解洪涛;魏维强;刘德军;张顺
来源:
临床误诊误治 2009 年 22卷 4期
标签:
气胸 婴儿,新生 硬膜外导管 胸膜腔 引流术
目的:探索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8号金属针头在患儿患侧第2或第3肋间消毒,穿刺入胸腔,待有气体溢出后随即将硬膜外导管沿针头内送入胸腔约3 cm,拔出穿刺针头.用7号针头连接硬膜外导管与输液管,再与水封瓶相连接,见水封瓶中有连续性气泡冒出后,用胶布将硬膜外导管固定在胸壁上.结果:本组10例穿刺成功,其中9例经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2小时后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缓解,24小时后复查PaO2和SaO2恢复正常,肺完全复张;1例为早产儿,吸入性肺炎严重,同时伴双侧气胸,穿刺成功3h后因呼吸衰竭死亡;另2例病情轻者仅予头罩给氧,1~3天症状消失,气胸吸收.结论:采用硬膜外导管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效果显著,既避免了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新生儿的较大损伤,又避免了用留置针易打折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