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79

目的 探讨幼儿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幼儿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因以颅内感染多见,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并热性惊厥.31例呕吐,体位变化时明显;14例表现为与体位改变相关的头痛;11例精神萎靡、坐位或抱起时剧烈哭闹.21例病初脑脊液压力增高或正常,治疗过程中继发低颅压.31例行头颅CT检查,6例异常;15例行头颅MRI检查,7例异常.本组均根据临床表现和(或)脑脊液压力测定确诊低颅压综合征,予停用甘露醇、积极治疗原发病、去枕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及静脉补液等处理,2~8 d后症状消失.结论 幼儿低颅压综合征以继发性多见,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常无特异性,故认识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至关重要.确诊后及时采取体位和补液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于新桥

来源:临床误诊误治 2010 年 2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79
作者:
于新桥
来源:
临床误诊误治 2010 年 23卷 5期
标签:
低颅压综合征 儿童,学龄前(2~5)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目的 探讨幼儿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幼儿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因以颅内感染多见,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并热性惊厥.31例呕吐,体位变化时明显;14例表现为与体位改变相关的头痛;11例精神萎靡、坐位或抱起时剧烈哭闹.21例病初脑脊液压力增高或正常,治疗过程中继发低颅压.31例行头颅CT检查,6例异常;15例行头颅MRI检查,7例异常.本组均根据临床表现和(或)脑脊液压力测定确诊低颅压综合征,予停用甘露醇、积极治疗原发病、去枕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及静脉补液等处理,2~8 d后症状消失.结论 幼儿低颅压综合征以继发性多见,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常无特异性,故认识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至关重要.确诊后及时采取体位和补液治疗,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