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7 | 下载57

目的:探讨峡部双向阻滞在射频导管消融(RFCA)典型心房扑动(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完成RFCA的43例典型AF患者分为3组:①A组,12例,为静脉滴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1~5 μg/min)下不能诱发AF者;②B组,16例,为峡部发生双向传导阻滞者;③C组,15例,为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1~5 μg/min)峡部双向传导阻滞者.对上述3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标测,下腔静脉至三尖瓣后叶或(和)三尖瓣隔叶至冠状窦口的欧氏嵴进行线性消融,以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不能诱发AF或峡部双向阻滞为消融终点.结果:43例AF患者全部消融成功.A组中有1例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改良后,AF不能被诱发.B组中有1例并发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患者,经过对AF线性消融后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亦消失.随访1~60个月,A组中有4例复发,B组中有2例复发,C组中无一例复发.结论: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和冠状窦口之间的峡部是典型AF折返环的一部分,RFCA治疗典型AF安全、可靠;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峡部双向传导阻滞作为典型AF的终点,可减少AF的复发.

作者:汤建民;袁义强;董建增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 年 19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7 | 下载:57
作者:
汤建民;袁义强;董建增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 年 19卷 7期
标签:
心房扑动 峡部 射频导管消融术
目的:探讨峡部双向阻滞在射频导管消融(RFCA)典型心房扑动(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完成RFCA的43例典型AF患者分为3组:①A组,12例,为静脉滴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1~5 μg/min)下不能诱发AF者;②B组,16例,为峡部发生双向传导阻滞者;③C组,15例,为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1~5 μg/min)峡部双向传导阻滞者.对上述3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标测,下腔静脉至三尖瓣后叶或(和)三尖瓣隔叶至冠状窦口的欧氏嵴进行线性消融,以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不能诱发AF或峡部双向阻滞为消融终点.结果:43例AF患者全部消融成功.A组中有1例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改良后,AF不能被诱发.B组中有1例并发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患者,经过对AF线性消融后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亦消失.随访1~60个月,A组中有4例复发,B组中有2例复发,C组中无一例复发.结论: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和冠状窦口之间的峡部是典型AF折返环的一部分,RFCA治疗典型AF安全、可靠;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峡部双向传导阻滞作为典型AF的终点,可减少AF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