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10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EH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06-01-2007-01之间540例EH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270例)和非肥厚组(270例),进行线粒体突变位点及频率分析.27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肥厚组及非肥厚组患者突变位点和频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肥厚组及非肥厚组C8414T (P=0.01),A8701G (P=0.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线粒体位点突变与EH左心室肥厚关系不甚密切,但是一些特殊位点的点突变因其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A8701G与C8414T突变可能影响了EH的发生发展进程.

作者:朱海燕;王士雯;沈洪;刘丽;李彦华;陈瑞;王琳;李泱;朱庆磊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年 25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10
作者:
朱海燕;王士雯;沈洪;刘丽;李彦华;陈瑞;王琳;李泱;朱庆磊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年 25卷 9期
标签:
高血压 线粒体基因 左心室肥厚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EH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06-01-2007-01之间540例EH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270例)和非肥厚组(270例),进行线粒体突变位点及频率分析.27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肥厚组及非肥厚组患者突变位点和频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肥厚组及非肥厚组C8414T (P=0.01),A8701G (P=0.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线粒体位点突变与EH左心室肥厚关系不甚密切,但是一些特殊位点的点突变因其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A8701G与C8414T突变可能影响了EH的发生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