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54

目的 应用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S-OCT)评估不同核分级白内障通过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方式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厚度随术后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93只眼),依据晶状体核的混浊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Ⅱ级核26例(31只眼),Ⅲ级核29例(31只眼),Ⅳ级核31例(31只眼).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采用AS-OCT扫面角膜中央6×6 mm及切口区域.结果 3组4个不同区域(中央顶点、距顶点3 mm处颞上、距顶点3 mm处鼻下,切口区域)的角膜厚度手术前后变化有统计学差异(F =306.23,288.34,52.17,957.28,P均=0.00)且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59.27,11.62,9.05,25.65,P均=0.00),3组间中央顶点、距顶点3 mm处颞上、切口区域角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4.43,39.67,P=0.02,0.01,0.00).结论 白内障患者核越硬,术后角膜厚度增幅越明显;不同部位的角膜术后厚度不同,呈现同一条子午线上梯度性的增厚;3个月后所有部位角膜厚度基本回归于术前水平.

作者:张玲;汪玉川;严松;杨媛

来源:临床眼科杂志 2016 年 2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54
作者:
张玲;汪玉川;严松;杨媛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2016 年 24卷 2期
标签:
前节OCT 切口 角膜厚度 白内障 Anterior segment OCT Corneal incision Corneal thickness Cataract
目的 应用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S-OCT)评估不同核分级白内障通过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方式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厚度随术后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93只眼),依据晶状体核的混浊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Ⅱ级核26例(31只眼),Ⅲ级核29例(31只眼),Ⅳ级核31例(31只眼).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采用AS-OCT扫面角膜中央6×6 mm及切口区域.结果 3组4个不同区域(中央顶点、距顶点3 mm处颞上、距顶点3 mm处鼻下,切口区域)的角膜厚度手术前后变化有统计学差异(F =306.23,288.34,52.17,957.28,P均=0.00)且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59.27,11.62,9.05,25.65,P均=0.00),3组间中央顶点、距顶点3 mm处颞上、切口区域角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4.43,39.67,P=0.02,0.01,0.00).结论 白内障患者核越硬,术后角膜厚度增幅越明显;不同部位的角膜术后厚度不同,呈现同一条子午线上梯度性的增厚;3个月后所有部位角膜厚度基本回归于术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