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4 | 下载8

目的:了解中毒性急性肾衰(ARF)早期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PTC)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氯化汞建立中毒性ARF模型,用免疫组化和电镜法观察中毒6 h和12 h PTC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的改变,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细胞内ATP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微丝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PTC刷状缘损伤逐渐加重,胞浆内有片状肌动蛋白分布;电镜示中毒6 h微绒毛变成球形小体,中毒12 h微绒毛部分缺失;免疫组化微管示中毒6 h PTC严重受损,着色变浅、不规则,中毒12 h着色部分恢复;细胞内ATP水平随着中毒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中毒性ARF时,PTC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发生变化,微丝的改变可能与细胞内ATP水平相关.

作者:罗正茂;张训;侯凡凡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0 年 1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4 | 下载:8
作者:
罗正茂;张训;侯凡凡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0 年 16卷 3期
标签:
肾功能衰竭,急性 肾小管,近端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微丝 微管
目的:了解中毒性急性肾衰(ARF)早期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PTC)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氯化汞建立中毒性ARF模型,用免疫组化和电镜法观察中毒6 h和12 h PTC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的改变,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细胞内ATP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微丝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PTC刷状缘损伤逐渐加重,胞浆内有片状肌动蛋白分布;电镜示中毒6 h微绒毛变成球形小体,中毒12 h微绒毛部分缺失;免疫组化微管示中毒6 h PTC严重受损,着色变浅、不规则,中毒12 h着色部分恢复;细胞内ATP水平随着中毒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中毒性ARF时,PTC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发生变化,微丝的改变可能与细胞内ATP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