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1 | 下载1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基因表型的变化,深入了解肿瘤转移发生机制.方法:获取新鲜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种植于裸鼠皮下,2周后取出肿瘤,观察两个部位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抽提人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RNA,与人类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杂交,筛查转移相关基因,并行荧光定量RT-PCR鉴定.结果:转移灶癌细胞生长迅速,穿透薄膜,浸润入周围组织,而原发灶癌细胞有完整包膜.基因芯片杂交发现转移灶较原发灶癌细胞高表达基因有63条,而低表达基因有160条.其中MTA1、KISS1、MTSS1、S100A4、DAF、CLDN2、CA12、GalNAc-T3、RNASET2、ANXA10、ANXA1、KRT20、Grb2、LCK、EPHB4、Cyclin L1、CTSD、BMP7和CDK6等已证实与转移的发生明确相关.经RT-PCR证实结果可靠.结论:转移灶癌细胞浸润和转移能力要高于起源灶细胞.肿瘤的转移是多基因参与的结果,这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认识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观贞;陈颖;陈方国;王杰军

来源: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 年 13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1 | 下载:13
作者:
于观贞;陈颖;陈方国;王杰军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 年 13卷 8期
标签:
结直肠癌 基因芯片 转移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基因表型的变化,深入了解肿瘤转移发生机制.方法:获取新鲜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种植于裸鼠皮下,2周后取出肿瘤,观察两个部位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抽提人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RNA,与人类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杂交,筛查转移相关基因,并行荧光定量RT-PCR鉴定.结果:转移灶癌细胞生长迅速,穿透薄膜,浸润入周围组织,而原发灶癌细胞有完整包膜.基因芯片杂交发现转移灶较原发灶癌细胞高表达基因有63条,而低表达基因有160条.其中MTA1、KISS1、MTSS1、S100A4、DAF、CLDN2、CA12、GalNAc-T3、RNASET2、ANXA10、ANXA1、KRT20、Grb2、LCK、EPHB4、Cyclin L1、CTSD、BMP7和CDK6等已证实与转移的发生明确相关.经RT-PCR证实结果可靠.结论:转移灶癌细胞浸润和转移能力要高于起源灶细胞.肿瘤的转移是多基因参与的结果,这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认识和防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