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9 | 下载63

目的 探讨介入硬化治疗婴幼儿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术后残留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9例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术后残留的患儿,术后复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超声均发现残留,其中,肩部8例,前胸壁5例,背部3例,腹壁间2例,腋下1例.上述婴幼儿家长均拒绝再次外科切除的要求,接受介入硬化治疗,即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直接穿刺病灶,注入平阳霉素或博莱霉素与碘造影剂混合液行硬化治疗.1个月后,若患儿未达到治愈标准再重复进行,术后随访6 ~24个月.结果 本组19例患儿共进行47次硬化治疗,平均2.5次,术后第2天出院率达100.0%.总体有效率达100.0%.本组9例出现轻度至中度发热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8例出现局部肿胀,未予特殊处理,1~2周后恢复正常.本组19例均未出现过敏、肺纤维化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介入硬化治疗婴幼儿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残留病灶,创伤小,不留疤痕,可重复性强,疗效确切,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永;张欣贤;李炯;周强;尹瑞瑞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17 年 4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9 | 下载:63
作者:
唐永;张欣贤;李炯;周强;尹瑞瑞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2017 年 45卷 7期
标签:
淋巴管畸形 硬化治疗 介入放射学 婴幼儿 Lymphatic malformation Sclerotherapy treatment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fant
目的 探讨介入硬化治疗婴幼儿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术后残留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9例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术后残留的患儿,术后复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超声均发现残留,其中,肩部8例,前胸壁5例,背部3例,腹壁间2例,腋下1例.上述婴幼儿家长均拒绝再次外科切除的要求,接受介入硬化治疗,即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直接穿刺病灶,注入平阳霉素或博莱霉素与碘造影剂混合液行硬化治疗.1个月后,若患儿未达到治愈标准再重复进行,术后随访6 ~24个月.结果 本组19例患儿共进行47次硬化治疗,平均2.5次,术后第2天出院率达100.0%.总体有效率达100.0%.本组9例出现轻度至中度发热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8例出现局部肿胀,未予特殊处理,1~2周后恢复正常.本组19例均未出现过敏、肺纤维化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介入硬化治疗婴幼儿淋巴管畸形外科切除残留病灶,创伤小,不留疤痕,可重复性强,疗效确切,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