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122

目的:观察近视学龄儿童给予合理矫治后眼动参数的变化,试图调查近视发生的机制并找到矫治青少年近视的最合理方法。<br>  方法:争取家长同意后,选取50例7~12岁未合理矫治的近视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视力<0.8,未合理矫治包括未给予规范的散瞳验光、过矫或欠矫、眼镜相关参数不合理。并给予未合理矫治儿童进行合理矫治,包括给予规范的散瞳验光;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日3次;调整眼镜在合适的范围。矫治6 mo后使用综合验光仪测量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br>  结果:不合理矫治组矫治前后的正相对调节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负相对调节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br>  结论:合理矫治能够保存更多的调节储备,进而缓解近视的进一步加深。

作者:吴西西;孟宪实;黎海平;陈珏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2015 年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122
作者:
吴西西;孟宪实;黎海平;陈珏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2015 年 10期
标签:
近视 调节 眼动参数 myopia accommodation eye movement parameters
目的:观察近视学龄儿童给予合理矫治后眼动参数的变化,试图调查近视发生的机制并找到矫治青少年近视的最合理方法。<br>  方法:争取家长同意后,选取50例7~12岁未合理矫治的近视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视力<0.8,未合理矫治包括未给予规范的散瞳验光、过矫或欠矫、眼镜相关参数不合理。并给予未合理矫治儿童进行合理矫治,包括给予规范的散瞳验光;给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日3次;调整眼镜在合适的范围。矫治6 mo后使用综合验光仪测量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br>  结果:不合理矫治组矫治前后的正相对调节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负相对调节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br>  结论:合理矫治能够保存更多的调节储备,进而缓解近视的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