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3 | 下载69

目的::研究持续近距离用眼后,近距离诱导的暂时性近视(nearwork induced transient myopia, NITM)在不同屈光状态人群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30名志愿者,年龄18~24(平均20.9±2.1)岁,男12名,女18名,根据主觉验光结果将其分为3组:远视组H(10例)、正视组E(10例)和近视组M (10例)。所有受试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在33~40cm处观看平板电脑上播放的视频图像。应用红外电脑验光仪分别在观看前、观看后30、60 min测量受试者右眼远距屈光值(每次测量5次,取平均值并按等效球镜计算)。然后立即停止近距离工作,每隔5s测量右眼远距屈光度数,记录每名受试者NITM完全消退所需时间。暂时性近视度数等于该时间点的屈光度数减去用眼前的屈光度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组内屈光度变化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不同组间屈光度变化及NITM消退时间的差异。结果:与用眼前相比,远视组在2个时间点的屈光变化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627,P=0.138);正视组与近视组均出现近视性漂移现象且各时间点的NITM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正视:t=2.699,P=0.024;近视:t=4.930, P=0.001)。在第30、60 min时,近视组平均NITM值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视组和正视组相比屈光变化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杨德峰;吴凡;胡娱新;王瑞卿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2016 年 1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3 | 下载:69
作者:
杨德峰;吴凡;胡娱新;王瑞卿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2016 年 16卷 6期
标签:
暂时性近视 调节 近距工作 屈光状态 transient myopia accommodation near work refractive status
目的::研究持续近距离用眼后,近距离诱导的暂时性近视(nearwork induced transient myopia, NITM)在不同屈光状态人群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30名志愿者,年龄18~24(平均20.9±2.1)岁,男12名,女18名,根据主觉验光结果将其分为3组:远视组H(10例)、正视组E(10例)和近视组M (10例)。所有受试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在33~40cm处观看平板电脑上播放的视频图像。应用红外电脑验光仪分别在观看前、观看后30、60 min测量受试者右眼远距屈光值(每次测量5次,取平均值并按等效球镜计算)。然后立即停止近距离工作,每隔5s测量右眼远距屈光度数,记录每名受试者NITM完全消退所需时间。暂时性近视度数等于该时间点的屈光度数减去用眼前的屈光度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组内屈光度变化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不同组间屈光度变化及NITM消退时间的差异。结果:与用眼前相比,远视组在2个时间点的屈光变化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627,P=0.138);正视组与近视组均出现近视性漂移现象且各时间点的NITM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正视:t=2.699,P=0.024;近视:t=4.930, P=0.001)。在第30、60 min时,近视组平均NITM值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视组和正视组相比屈光变化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