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66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襻型人工晶状体(IOL)后囊膜皱褶的发生率,以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IOL植入术的患者,所植入人工晶状体为两襻三片式IOL (HOYA PY60AD)、四襻一片式 IOL (Bausch & Lomb AO)、两襻一片式IOL (AMO Tecnis ZCB00)中任意一种.收集纳入该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眼轴、眼压、人工晶状体类型.术后2d在裂隙灯下评估后囊膜皱褶形成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风险指标.结果:一共收集187例242眼,其中80眼植入 HOYA PY60AD IOL,81眼植入Bausch&Lomb AO IOL,81眼植入AMO Tecnis ZCB00 IOL.植入HOYA PY60AD IOL的患眼后囊膜皱褶发生率显著高于植入AMO Tecnis ZCB00 IOL者(56.3

作者:张玲琳;袁景;蔡小军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2018 年 1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66
作者:
张玲琳;袁景;蔡小军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2018 年 18卷 4期
标签:
后囊膜皱褶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襻 眼轴 posterior capsule folds intraocular lens haptic design ocular axis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襻型人工晶状体(IOL)后囊膜皱褶的发生率,以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IOL植入术的患者,所植入人工晶状体为两襻三片式IOL (HOYA PY60AD)、四襻一片式 IOL (Bausch & Lomb AO)、两襻一片式IOL (AMO Tecnis ZCB00)中任意一种.收集纳入该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眼轴、眼压、人工晶状体类型.术后2d在裂隙灯下评估后囊膜皱褶形成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后囊膜皱褶发生的风险指标.结果:一共收集187例242眼,其中80眼植入 HOYA PY60AD IOL,81眼植入Bausch&Lomb AO IOL,81眼植入AMO Tecnis ZCB00 IOL.植入HOYA PY60AD IOL的患眼后囊膜皱褶发生率显著高于植入AMO Tecnis ZCB00 IOL者(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