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1 | 下载134

目的:研究学龄期儿童初发并确诊为近视时的年龄、屈光分布的特点及其与眼轴、角膜散光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05/09于我院眼科门诊因视力下降就诊,并第一次诊断为近视的学龄期儿童196例391眼,排除患其它引起视力下降眼病的病例.按年龄分为6~8、9~10、11~12岁三组,按屈光度分为SE≤-1.00D、-1.00<SE≤-2.00D、-2.00<SE≤-3.00D、>-3.00D四组.所有儿童均接受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OL Master、验光及眼底检查并记录结果,分析屈光度、年龄分布及与各屈光参数关系.结果:纳入病例中6~8、9~10、11~12岁年龄组分别有128眼(32.7%)、155眼(39.6%)、108眼(27.6%).平均年龄9.29±1.64岁.各年龄组间等效球镜(SE)和眼轴(AL)均有差异(P<0.01).SE≤-1.00D、-1.00<SE≤-2.00D、-2.00<SE≤-3.00D、>-3.00D屈光度组分别有134眼(34.3%)、162眼(41.4%)、74眼(18.9%)、21眼(5.4%).平均SE为-1.54±0.89D.各屈光度组AL有差异(P<0.01).SE与AL间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2.373-0.577X,R2=0.286,β=-0.577,P<0.001.散光度与角膜散光间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084-0.502X,R2=0.389,β=-0.502,P<0.001.结论:6~12岁的学龄期儿童初次确诊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年龄集中在9~10岁,屈光度

作者:郑德慧;胡兰香;王慧霞;李传旭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 2021 年 2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1 | 下载:134
作者:
郑德慧;胡兰香;王慧霞;李传旭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2021 年 21卷 5期
标签:
近视 学龄期儿童 生物学参数
目的:研究学龄期儿童初发并确诊为近视时的年龄、屈光分布的特点及其与眼轴、角膜散光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05/09于我院眼科门诊因视力下降就诊,并第一次诊断为近视的学龄期儿童196例391眼,排除患其它引起视力下降眼病的病例.按年龄分为6~8、9~10、11~12岁三组,按屈光度分为SE≤-1.00D、-1.00<SE≤-2.00D、-2.00<SE≤-3.00D、>-3.00D四组.所有儿童均接受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OL Master、验光及眼底检查并记录结果,分析屈光度、年龄分布及与各屈光参数关系.结果:纳入病例中6~8、9~10、11~12岁年龄组分别有128眼(32.7%)、155眼(39.6%)、108眼(27.6%).平均年龄9.29±1.64岁.各年龄组间等效球镜(SE)和眼轴(AL)均有差异(P<0.01).SE≤-1.00D、-1.00<SE≤-2.00D、-2.00<SE≤-3.00D、>-3.00D屈光度组分别有134眼(34.3%)、162眼(41.4%)、74眼(18.9%)、21眼(5.4%).平均SE为-1.54±0.89D.各屈光度组AL有差异(P<0.01).SE与AL间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2.373-0.577X,R2=0.286,β=-0.577,P<0.001.散光度与角膜散光间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084-0.502X,R2=0.389,β=-0.502,P<0.001.结论:6~12岁的学龄期儿童初次确诊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年龄集中在9~10岁,屈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