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6 | 下载30

目的:观察肠康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乳大鼠出生后第8~21天,每天接受直结肠扩张刺激建立 IBS-D 内脏高敏感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肠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30 d 分别灌胃给药。进行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 P 物质(SP)阳性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 AWR 评分明显升高(P <0.01),血清 CGRP 含量、结肠组织 VIP 含量及结肠黏膜层血管 SP 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康颗粒各组大鼠的 AWR 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 CGRP 含量、结肠组织 VIP 含量明显升高(P <0.05~0.01),肠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 SP 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的升高(P <0.05~0.01)。结论肠康颗粒对 IBS-D 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IBS-D 大鼠血清 CGRP 及结肠组织 VIP 含量的下降,抑制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 SP 阳性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石磊;沈明勤;王志刚;罗宇慧;王颖钰;李雪;鞠建明;李松林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3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6 | 下载:30
作者:
石磊;沈明勤;王志刚;罗宇慧;王颖钰;李雪;鞠建明;李松林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32卷 3期
标签:
肠康颗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 Changkang Granule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 rat
目的:观察肠康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乳大鼠出生后第8~21天,每天接受直结肠扩张刺激建立 IBS-D 内脏高敏感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肠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30 d 分别灌胃给药。进行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 P 物质(SP)阳性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 AWR 评分明显升高(P <0.01),血清 CGRP 含量、结肠组织 VIP 含量及结肠黏膜层血管 SP 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康颗粒各组大鼠的 AWR 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 CGRP 含量、结肠组织 VIP 含量明显升高(P <0.05~0.01),肠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 SP 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的升高(P <0.05~0.01)。结论肠康颗粒对 IBS-D 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IBS-D 大鼠血清 CGRP 及结肠组织 VIP 含量的下降,抑制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 SP 阳性表达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