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宁夏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宿主动物监测情况和疫源地变化情况,为宁夏EHF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抗体,RT-PCR法进行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13-2017年居民区和野外捕获率以2015年西吉县为最高,分别为14.69%和5.75%.各年份不同地区间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23,P<0.01).优势鼠种总体上居民区以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主,野外以黑线姬鼠和灰仓鼠为主.2013-2017年检出的带病毒鼠均来自野外,各年份不同地区间野外鼠带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9,P>0.05).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显示均为HTN型病毒.结论 宁夏EHF疫区的性质虽然未发生改变,但疫区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应进一步加强出血热监测,加大疫源地调查范围,并且在EHF疫区继续开展预防接种、防鼠灭鼠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马学旻;孙晓强;马江涛;李涛;李海军;孙伟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 年 40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马学旻;孙晓强;马江涛;李涛;李海军;孙伟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 年 40卷 8期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宿主动物 监测 疫源地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宁夏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宿主动物监测情况和疫源地变化情况,为宁夏EHF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抗体,RT-PCR法进行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13-2017年居民区和野外捕获率以2015年西吉县为最高,分别为14.69%和5.75%.各年份不同地区间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23,P<0.01).优势鼠种总体上居民区以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主,野外以黑线姬鼠和灰仓鼠为主.2013-2017年检出的带病毒鼠均来自野外,各年份不同地区间野外鼠带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9,P>0.05).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显示均为HTN型病毒.结论 宁夏EHF疫区的性质虽然未发生改变,但疫区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应进一步加强出血热监测,加大疫源地调查范围,并且在EHF疫区继续开展预防接种、防鼠灭鼠等综合性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