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190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掌握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各种因素,探讨干预、防范措施。方法:对91例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专业分布、职称、科室、暴露方式、环节、部位、暴露源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1例职业暴露者中,初、中、高级职称分别有44名、25名和4名,分别占48.35%、27.47%和4.40%,无职称18名,占19.78%;职业分布中,护士52名,医生17名,实习生16名,工人3名,医技人员3名,分别占57.14%、18.69%、17.58%、3.30%、3.30%;发生锐器伤种类前三位是输液针30名、注射针17名和真空采血针12名,分别占32.97%、18.68%、13.19%;发生暴露的环节主要是拔针后处理37名(40.66%)和拔针时17名(18.68%),暴露源以乙肝表面抗原(+)为最高,23名,占25.27%,其次是梅毒暴露,10名,占10.99%。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与专业分布、工作经验、密切相关,针刺伤是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的职业暴露,应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高危环节、高危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以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作者:王桂华;陈颖鑫;王斌;唐玫;刘静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2015 年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190
作者:
王桂华;陈颖鑫;王斌;唐玫;刘静
来源: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年 11期
标签:
职业暴露 针刺伤 职业防护教育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掌握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各种因素,探讨干预、防范措施。方法:对91例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专业分布、职称、科室、暴露方式、环节、部位、暴露源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1例职业暴露者中,初、中、高级职称分别有44名、25名和4名,分别占48.35%、27.47%和4.40%,无职称18名,占19.78%;职业分布中,护士52名,医生17名,实习生16名,工人3名,医技人员3名,分别占57.14%、18.69%、17.58%、3.30%、3.30%;发生锐器伤种类前三位是输液针30名、注射针17名和真空采血针12名,分别占32.97%、18.68%、13.19%;发生暴露的环节主要是拔针后处理37名(40.66%)和拔针时17名(18.68%),暴露源以乙肝表面抗原(+)为最高,23名,占25.27%,其次是梅毒暴露,10名,占10.99%。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与专业分布、工作经验、密切相关,针刺伤是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的职业暴露,应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高危环节、高危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以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